热线电话:400-180-8628
热点聚焦 > 内容页
时间:2025-07-22 10:18
来源:
小资金撬动大资产,类 REITs作为并购工具的实践
【导读】
在传统收并购领域,企业想拿下优质资产,往往要面对资金占用过高、税负沉重、风险集中和退出困难等一系列难题。而类 REITs恰好可以解决以上问题。

小资金撬动大资产,类 REITs作为并购工具的实践

在传统收并购领域,企业想拿下优质资产,往往要面对资金占用过高、税负沉重、风险集中和退出困难等一系列难题。而类 REITs恰好可以解决以上问题。


高资金占用是第一道坎。收购重资产,一次性需出资产估值 70% 以上的资金,这对企业的流动性来说,无疑是巨大挤压。且这笔巨额资金往往需要企业通过融资解决,由此产生的高额利息进一步加重企业负担,许多企业因资金链紧张而错失优质资产收购机会,即便勉强完成收购,后续运营资金也会捉襟见肘。 


税负沉重更是令人头疼。直接进行资产交易,土地增值税(30%-60%)、契税(3%-5%)、增值税(9%)一个也少不了,算下来综合税负可能达到一个非常夸张的地步。


同时风险集中也不容忽视。资产直接并入收购方资产负债表后,经营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主体信用。


还有退出困难,持有型物业的回收周期通常在 15 年以上,资金趴在里面,周转效率太低。


以上这些传统并购的痛点,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资产收购与发展步伐,也使得市场上大量优质资产难以实现高效流转。而类REITs凭借其独特的设计与运作模式,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有效路径。



类REITs是中国金融市场中一种创新型的结构性融资工具,采用私募方式发行,在资产证券化框架下将不动产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产品。与标准化公募REITs相比,类REITs不依赖于公开上市交易,而是通过资产支持专项计划(ABS)或资产支持票据(ABN)的形式,向特定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。其本质是通过构建“股+债”的资本结构,实现不动产价值的证券化过程。


其作为收并购金融工具,具有四大优点:


杠杆融资方面,收购方只需拿出物业估值的 7%-10%,剩下 70%-80% 的优先级资金,能从险资、银行那里拿到,大大减轻了资金压力。


融资期限方面,类REITs的资金期限与不动产的运营周期相匹配,避免了短贷长投带来的流动性风险,让企业能够更从容地进行资产运营和价值提升。 


税务优化上,通过股权收购间接控制资产,能避开土地增值税,综合税负能降低 60% 以上。


风险隔离也很有效,用特殊目的载体(SPV)持有资产,实现了破产隔离,就算收购方出了问题,资产也能相对安全。


表:类 REITs 并购 vs 传统并购工具对比



首先要进行资产剥离,采用企业分立的方式,能规避土地增值税;用资产划转,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,把目标资产装进干净的 SPV 里。


其次是股债结构设计,按 1:2 的比例来构建股权与债权,比如注册资本 1 亿,再加上股东借款 2 亿,通过股东借款的利息抵扣,能降低税基。


双 SPV 架构,上层是资产支持专项计划,由管理人主导,向投资者募资;下层是私募基金,用来持有项目公司股权。


分层销售安排,优先级占 70%-80%,能拿到 AAA 评级,很受险资、银行的青睐,利率在 5%-6%;权益级占 10%-20%,由收购方自己认购,这样能增强整个产品的信用。


退出机制也需提前规划好,比如约定原始权益人 3 年后按评估值的 120% 回购的优先收购权。


在现金流管控上,由监管银行归集租金收入,优先用来偿付优先级的本息,保障投资者的利益。




税务筹划是类 REITs 并购的一大亮点。通过股权转让替代资产直接交易,能避开土地增值税,有项目就依此节省了 4.4 亿元税款。


依据财税 [2018] 17 号文,企业分立承受土地房屋还能免征契税。要是满足特殊性税务重组条件,也就是收购股权≥75%,所得税还能递延缴纳。


增信措施上,标的资产抵押,抵押率控制在≤60%;还有收购方母公司的差额补足承诺,给产品多了一层保障。


退出保障也很重要,设置 3 年的优先收购权开放期,到时候原始权益人按评估值 120% 回购,要是不行权,就启动资产处置预案进行拍卖。


合规方面,国有股权转让得经过同级国资委批准。对于产权瑕疵,比如土地性质变更、历史遗留问题,像上海某产业园的司法确权,要提前解决好,免得后期出麻烦。


北方某省会城市核心商圈商业综合体,估值 50 亿元,一家知名商业运营商预收购它,最后用类 REITs 实现了 7 折收购。


收购方只出了 7% 的资金,其中权益级 B 档占 10%,由收购方自己认购;优先级 A 档占 83%,由险资认购,利率 5.2%。


资金用途安排上,90% 用来收购 SPV 股权,10% 偿还收购方前期的改造债务,实际出资 5% 。


类REITs凭借略低于公募REITs的准入标准(如现金流稳定性、产权清晰度等要求低于公募REITs),在并购整合阶段发挥“资产孵化器”功能:通过收购存量物业并实施专业化运营(如改造硬件设施、优化租户结构、提升出租率),改善资产现金流与估值水平,最终向公募REITs平台输送成熟资产,构建“并购-培育-证券化”的完整闭环。在这个过程中,类REITs通过独特的架构设计与运作机制,打破了传统并购的重重壁垒,让资金、资产与风险得以重新配置与平衡。 


类 REITs 的本质,就是通过金融工具重构资产价值链条。


对企业而言,能用最少的资本控制资产,优化报表结构;对市场来说,能盘活存量资产,促进不动产金融生态健康发展。


就像某商业综合体项目操盘团队所说:类 REITs 并购不是简单的融资工具,而是资产定价权与资本配置效率的重构。”




返回【热点聚焦】列表